华坪县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利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全县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根据《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丽江市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丽政办发〔2024〕2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以文化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独特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深化中华文明起源中华坪所在地区的积极作用的研究阐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促进华坪县文旅融合,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深刻阐释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以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深远意义,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正确处理历史与当代、保护与利用、传统与创新、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文物保护利用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利用水平。
(三)工作目标。到2025年,全县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明显提升,考古研究工作进一步推进,馆藏文物的藏品数量及研究、展陈、讲解水平进一步加强,文物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传承体系进一步完善,传承活力明显增强。到2035年,华坪县人类历史文化演进发展脉络更加清晰,完成博物馆提质升级建设,博物馆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全县文物和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传承利用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保护传承利用成果更多、更好、更广泛惠及人民群众,在建设华坪文化和发展旅游产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主要任务
(一)深化价值阐释。围绕“华坪县博物馆建设”、“第八批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四合院修缮及利用”、“第九批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锁龙桥和东济桥申报和后续工作”、“全国第四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腊姑河石刻研究”等现阶段重点工作和领域,推动华坪文物、博物、考古工作与其他地区相关人文、自然地理等多学科跨领域合作,深入挖掘、深度阐释华坪历史文物中所蕴含的价值、精神、理念。积极将华坪岩画(腊姑河石刻等)融入金沙江岩画体系研究和保护工程,积极参与云南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关系综合研究,进一步加强华坪县博物馆(纪念馆)文物藏品的研究管理工作,为华坪的宣传展示、讲好华坪故事提供文物口的有力依据和鲜活案例。〔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推进展示利用。依托县博物馆建设,以提升陈列展览水平、推动数字业态和知识产权开发为支撑,提供更加丰富的文物公共服务供给,彰显华坪文物的独有价值和华坪历史的独特魅力。推出一批体现华坪古代文明、近现代革命精神和民族文化等特色鲜明的精品展陈。认真落实《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意见》精神,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本体保护修缮、历史风貌维护、旅游文创开发、文化传承发展等保护利用全过程,推动文物建筑“有人管、在利用、出效益”;推动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成为特色旅游目的地,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依托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探索发展文物文化遗产数字内容新业态。〔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增强考古研究能力。依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支持,进一步对“华坪县荣将湾潭村石棺墓葬”、“龙井村明清墓葬群”、“华坪县清代墓葬”等专题深入研究。培养和引进具有考古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提升县域考古研究能力和考古成果转化运用及展示水平。〔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研究阐释和合理利用。加强全县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公布和保护管理,深入开展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监测工作,有效建立不可移动文物监测数据库。进一步规范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推行文物保护工程维修方案、项目经费预算第三方评审制度,严格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监管。强化文物保护工作经费保障和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推进文物保护工程提质增效。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将文物保护规划纳入县国土空间规划,严格审批涉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基本建设项目。〔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加快博物馆创新发展。完善县博物馆管理体系,积极推进县博物馆库房、文物修复工作室、多功能教室等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建设,创新展览方式,加快推进利用数字化方式多样化展示,鼓励依托各时代考古遗址、历史建筑、农业遗产、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设立博物馆,让全县的文化遗产活起来。鼓励在省、市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国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设立民族类博物馆。〔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委宣传部、县发展改革局、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县财政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六)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进一步开展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加强可移动、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力度,建立华坪县革命文物资源数据库。统筹各类革命文物保护项目资金,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建设,提升革命纪念类备案博物馆、纪念馆的展示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委宣传部、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七)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常态化开展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提高数字化利用展示水平。积极争取创建省级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县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积极申报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探索推进“非遗在社区”、“非遗在乡村”、“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等活动。〔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委宣传部、县教育体育局、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八)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积极申报省级、市级非遗工坊,加强县级非遗工坊建设工作,探索推进非遗工坊建设成为非遗旅游体验区。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芒果季、阔时节、火把节、踩山节、泼水节等宣传推广活动,组织开展非遗购物节,展示全县非遗独特魅力。鼓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结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保护和永续利用。〔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教育体育局、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九)推进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先行先试,通过健全社会参与机制,优先探索从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入手,吸引社会力量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参与不可移动文物使用和运营管理,实现文物“有人管、在利用、出效益”。重点推出通达、兴泉、石龙坝等民族特色区域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游径,推进文物和旅游深度融合。鼓励县博物馆等单位积极与文创机构开展合作,吸引社会力量鼓励开展非遗文创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加大文博创意产品开发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华坪特色、华坪文化符号的文博创意品牌。在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镇、A 级旅游景区中有效利用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发展改革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十)加强队伍建设。深化文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县文物保护管理单位人员配置。实施“新时代文物人才培训工程”、“高层次文博行业人才提升计划”、“濒危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才抢救工程”。常态化开展全县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文物安全、非遗保护等业务培训,鼓励文物考古工作人员以工代训等学习。〔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委编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动我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高质量发展,把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为落实经济社会发展有关规划的重要内容,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落实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主体责任。县级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职能职责,明确分工、形成合力,强化重大任务、重点项目实施的保障工作,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二)加强政策保障。健全文物保护利用制度保障体系,落实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争取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强化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制度建设,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保护认定管理机制。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纳入华坪县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增强政策保障。
(三)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管理监督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特别是志愿者队伍参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安全监管,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新格局。